(马来语)***laysia
国家格言:BersekutuBertambahMutu(马来语)
「万众一心,提升素质」
国歌:我的国家
(实际管辖区)
首都吉隆坡
中央***所在地布城
最大城市吉隆坡:2,500,000人(2007年)
新山:1,800,000人(2009年)
槟城:1,500,000人(2008年)
怡保:1,000,000人(2007年)
古晋:600,000人(2007年)
亚庇:550,000人(2007年)
国土面积:329,750平方公里(世界第64名)
水域率:0.3%
时区UTC+8(无夏时制)
官方语言马来语
官方文字马来语
总人口:2009年28,310,000人(世界第43名)
人口密度:69/km2(世界第97名)
电压:240V
民族马来族:50.4%
华族:23.7%
印度族:7.1%
其他民族:18.8%
其他民族有卡达山族、伊班族等
主要宗教***教、佛教、道教、***教、印度教等
道路通行方向靠左行驶
主要节日开斋节、农历新年、屠妖节、国庆日
国家宪法马来西亚宪法
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
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西敏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导人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
***首脑(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阿都***
国家领袖(五权分立)
行政([[马来西亚|]]):
立法([[马来西亚|]]):
司法([[马来西亚|]]):
国家领袖(三权分立)
行政([[马来西亚|]]):
立法([[马来西亚|]]):
司法([[马来西亚|]]):
国家领袖()
GDP(PPP)
GDP(国际汇率)
总计:$3,975亿美元
人均:$7,866美元
以下资讯是以2008年估计
0.823-高
中央银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马来文:BaNkNegara***laysia)
货币单位马币(RM/MYR)
立国日期:1957年8月31日
立国事件:马来西亚国庆日(1957年8月31日)
国家象徵国花:大红花
国家代码MYS
国际域名缩写.my
国际***区号+60
现役军人数110,000(第41名)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马来文:***laysia、爪夷文:??????),东南亚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十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面积有329847平方公里,首都为吉隆坡,政治中心则位于布城。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之间有南中国海相隔著: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接壤;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由於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马来西亚的气候属於亚洲热带型雨林气候。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最高元首,而***由出身国会最大党或联盟领袖的首相所领导,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外交方面,马来西亚在1957年9月17日加***合国,也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国协、不结盟运动和***会议组织的成员国,同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ASEAN)的创立国之一。主要参与的军事行动有五国联合防卫和联合国维和行动。
[编辑]历史
主条目:马来西亚历史
自古以来,来往中、印之间及其他更遥远国度的商船穿航马六甲海峡,使马来半岛成为东南亚主要的贸易中心。在托勒密的地图上,马来半岛被称为黄金半岛(拉丁语:GoldenChersonese),马六甲海峡则称为象牙海湾(拉丁语:SinusSabaricus)。历史上最古老的马来王国在公元10世纪时自沿海港城开始发展,包括吉打州的狼牙修(Langkasuka)、布秧谷(LembahBujang)、霹雳州的木歪(Beruas)、刚迦王国(GanggaNegara)及吉兰丹州的盘盘。中国宋元时代称这里为佛罗安国、单马令国。
***教在14世纪传至登加楼州。15世纪初,拜里米苏拉创立马六甲王朝(满剌加)但马六甲王朝的繁荣却招致葡萄牙在1511年的入侵。随后荷兰与英国也相继以马六甲为殖民中心,并逐渐控制马六甲海峡。
法兰西斯·莱特在1786年开拓并发展槟城为军事及商业中心。但很快的槟城的重要性就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1819年开拓的新加坡所取代。1824年,英国在《英荷条约》签订后,从荷兰手中获得马六甲。1826年,英国设立了隶属加尔各答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海峡殖民地,并渐於马来半岛扩展影响力。初期的海峡殖民地包括槟城、新加坡及马六甲。1867年,设于伦敦的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
当时,许多马来州属的统治者为了解决州内的纷争而向英国殖民者求助。在殖民厅接管海峡殖民地的十年内,一些马来半岛西海岸的马来州属也相继纳入英殖民者掌管范围。海峡殖民地的商人都希望英国***介入马来半岛产锡州属的内政。另外华侨党派的纷争及内战,使英***采取了有利于商人的炮舰外交。1874年的邦咯条约最终促成英殖民者的权力扩张。在20世纪之前,由彭亨、雪兰莪、霹雳及森美兰州所组成的马来联邦(非马来亚联合邦)为英籍总督们所管辖。这些总督听令于驻在新加坡的最高专员兼海峡殖民地总督;最高专员则直接向伦敦的殖民厅报告。
其他的马来半岛的州属被称为马来属邦。虽然他们不直接从属英殖民者,但州内皆驻有英国参政司。四个北部州属: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及登加楼曾经被泰国统治。英属北婆罗洲(现为沙巴州)曾被苏禄王朝统治,英籍的布洛克家族则管辖拥有大片森林的砂拉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的统治及战后马来亚***的叛乱,促使越来越多人支持马来亚的独立。战后英国***为维护利益所成立的马来亚联邦,使马来族群更向往一个更有利于他们的制度,期间开始排拒新加坡留在新国体的要求,同时决定不实施双重国籍制度,认为这将使许多***族群同时持有马来亚及祖国的国籍。马来半岛最终在1957年8月31日成为独立的马来亚联合邦;这个新的国家并不包括新加坡。
一个名为马来西亚的国家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她纳入了马来亚联合邦,英属新加坡,北婆罗州(改称沙巴)及砂拉越州(后两者处在婆罗洲上)。汶莱苏丹虽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后因为石油利益***而放弃。马来西亚在独立初期所面对的危机包括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卡诺欲占有马来西亚的意图、新加坡在1965年的退出及1969年5月13日发生种族暴力血腥冲突,史称五一三事件。菲律宾也曾在这时期声称拥有沙巴州的***,因汶莱苏丹在1704年把其东北的领地让给苏禄苏丹;这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1969年之后的数任首相不平等的给予马来人种种特权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和受教育权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遭国内各族群的反对,但反对无济於事。至此以后,马来人享有经济政治教育上的特权、有利于马来民族(称bumiputra“土著”)及中庸***教的经济及政治制度。
[编辑]政治
主条目:马来西亚政治
根据1957年7月2日正式宣布的《马来亚联合邦宪法》,为联邦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将1957年宪法改名为马来西亚宪法,继续沿用。宪法的规定,奠定了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基础。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为最高元首,由九个马来州属的统治者在统治者会议中选出,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任命首相、拒绝批准和解散国会等权力,同时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马来西亚最高立法机构为国会,由下议院和上议院组成。下议院有222个议席,议员在全国大选中由人民选出,任期5年。马来西亚从1959年举行独立后的第一届大选开始,至今已经举行了12届大选;本届国会于2008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大选后组成。以巫统为首的国民阵线(国阵)拥有137个议席,占议席总数的61.71%。人民联盟(民联)拥有82席,其中***党23席,民主行动党28席,人民公正党31席。上议院有70名议员,其中44名由最高元首任命,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议会各推派两名,任期3年。
马来西亚根据宪法实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但实际实行的却并非典型的西方多党制,而是一种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政党联盟执政的制度。这种政党联盟形式最早出现于1955年4月马来亚联邦独立前,当时的巫统、马华公会和马印国大党为谋求马来亚的独立成立了“马华印联盟”,1957年马来亚联邦独立后,“马华印联盟”即成为执政党;1965年4月,为壮大力量,马华印联盟同东马两州的“联盟党”结盟,组成了“马来西亚联盟党”;1969年,马来西亚联盟党在大选中失利,后进行调整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联盟即国民阵线,从此在历次大选中都稳操胜卷,执政至今。国民阵线当初成立时有巫统、马华公会、印度人国大党等9个政党组成,后来政党的数目偶有增减变动,目前共有13个成员党。各成员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受各成员党主席组成的国民阵线最高理事会领导,国民阵线的主席一般由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分任。在大选中,各成员党以共同的政治主张和竞选宣言参加竞选,加强团结和战斗力,这使得国民阵线成为马来西亚最强大的执政党联盟。在以往的历次大选中,尽管朝野政党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基本上一直由巫统为首的政党联盟获得大部分的议席,但是第十二届全国大选切引发了一场政治大海啸,国民阵线(国阵)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丧失了大部分的国会议席,更丢了五个州***的控制权。
马来西亚最高行政机构为内阁,由首相领导。首相由最高元首从国会下议员中任命,通常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现任首相为纳吉·阿都***,于2009年04月从巴达维卸任后接任首相。纳吉是大马第二任首相阿都***的儿子,也是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内阁各部长由首相从下议员或上议员中推举、最高元首任命。
马来西亚最高司法机构为联邦***。马来西亚最高***于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在这之前马来西亚案件可上诉到英国的枢密院。在1994年6月最高***改名为联邦***。同时,联邦***之下,也设立了上诉庭,紧接着为高庭(高等法庭),高庭可分为马来亚高级***(负责半岛)和婆罗州高级***(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庭(地方法庭),州内的区又设有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和***法庭(受***法令管制)。
十三个州中的九个马来州属各由一名世袭的马来统治者为元首,各州统治者称谓不同,为苏丹、拉惹或严端,而非马来州属(槟城、马六甲、沙巴和砂拉越)州元首由最高元首任命。各州设立州***和州议会,州议会两次大选间隔不超过5年,半岛各州大选通常与全国大选同时举行。各州由州务大臣(马来州属)或首席部长(非马来州属)管理行政,由各州元首从州议员中任命,通常由州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编辑]行政区
主条目: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一共由13个州属(马来语为Negeri)和3个联邦直辖区(马来语为WilayahPersekutuan)组成。
玻璃市,吉打,槟城,霹雳,吉兰丹,登嘉楼,彭亨,雪兰莪,吉隆坡,布城,森美兰,马六甲,柔佛,砂拉越,沙巴,纳闽,泰国,新加坡,苏门答腊,文莱,达鲁萨兰,加里曼丹廖内群岛,纳土纳
群岛南沙群岛南中国海泰国湾马六甲
海峡柔佛海峡新加坡海峡苏禄海西
13个州属州属马来文名称首府首府马来文名称简称人口面积(k㎡)马来人/土著(%)华人(%)印度人(%)
玻璃市Perlis加央Kangar玻R、PL204,45079585.510.31.3
吉打Kedah亚罗士打AlorStar吉K、KH1,649,7569,42576.614.97.1
槟城PulauPinang乔治市GeorgeTown槟P、PG1,313,4491,03142.546.510.6
霹雳Perak怡保Ipoh霹A、PK2,051,23621,00542.743.013.0
雪兰莪Selangor莎阿南ShahAlam雪B、SL4,188,8767,96053.530.714.6
森美兰NegeriSembilan芙蓉Seremban森N、NS859,9246,64457.925.616.0
马六甲Melaka马六甲市KotaMelaka甲M、ME635,7911,65263.829.16.5
柔佛Johor新山JohorBahru柔J、JH2,740,62518,98757.135.46.9
彭亨Pahang关丹Kuantan彭C、PH1,288,37635,96576.817.75.0
登嘉楼Terengganu瓜拉登嘉楼KualaTerengganu登T、TE898,82512,95596.82.80.2
吉兰丹Kelantan哥打巴鲁KotaBahru丹D、KN1,313,01415,02495.03.80.3
砂拉越Sarawak古晋Kuching砂Q、SK2,071,506124,45072.926.70.7
沙巴Sabah亚庇市KotaKinabalu沙S、SA2,603,48573,61980.513.20.0
联邦直辖区名称马来文名称简称人口面积(k㎡)马来人/土著(%)华人(%)印度人(%)
吉隆坡KualaLumpurKL1,379,31024343.643.511.4
纳闽Labuan76,0679279.615.81.3
布城PutrajayaPJ45,00014894.81.82.7
[编辑]地理
主条目:马来西亚地理
马来西亚地图马来西亚主要有中间隔着南中国海的东马来西亚及西马来西亚组成。马来西亚大部分的沿海地区都是平原,中部则是布满茂密热带雨林的高原。最高山峰是处于沙巴州(马来文:Sabah)的京那巴鲁山(马来文:GunungKinabalu,山又名“中国寡妇山”或“神山”,为东南亚最高的山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长高。马来西亚靠近赤道,气候潮湿炎热,属赤道多雨气候。每年四月至十月间吹西南季候风,十月至二月间吹东北季候风,但季风现象不显着。
布城(Putrajaya)是一个新建立的***机构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舒缓马来西亚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阻塞。首相署在1999年开始迁至布城,预料将在2005年搬迁完毕。吉隆坡依然是国会所在地及国家商业及经贸中心。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槟城,马六甲,新山及怡保。
西马来西亚(或称马来半岛)位于赤道北部,经度大约介于100度至119度之间,纬度09度,邻国有北部的泰国和南部的新加坡。而东马来西亚则在婆罗洲上的沙巴、砂拉越两州所组成,总面积为32万9750平方公里。婆罗洲上还包括了汶莱和印尼的加里曼丹。
[编辑]经济
主条目:马来西亚经济
双塔楼马来西亚是个中等富裕的国家。在新经济政策下,它在1971年直2000年期间从一个原料出产国转换成一个新兴的多元工业经济。经济成长主要依赖制成品出口,尤其是电子制品。因此全球经济萧条及资讯供给的衰退对马来西亚带来的打击尤其大。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出口量下降了11个百分点。然而,有效的经济振兴配套让马来西亚得以减轻经济危机的打击。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此在或低于3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虽然如此,面对着竞争能力不足及高债务等问题的大企业为马来西亚经济远景带来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吉隆坡股票市场及MESDAQ(科技股市)。
现今马来西亚逐渐发展旅***业。马来西亚汇率不高,而马来西亚本身拥有取自多国的特色和三大种族连接的文化,来吸引观光客的旅游玩乐,赚取外汇提升国家经济。
[编辑]人口
主条目:马来西亚人口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主导政治的马来民族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根据宪法规定,马来族都是***(******),但其他种族并不受这条例的约束。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华裔在经济及贸易领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马来西亚公民占总人口的大约7%,其中包括印度***、***、锡克***、天主***、******及佛***。大约85%的印裔是泰米尔裔,其他则是格拉拉裔,锡克裔及雀替尔(chettiar,即放债者之意)裔等。据2005年马来西亚***统计,马来西亚人口中约有58%属於***、22.9%属於佛***、11.1%属於***徒(包括新教及天主教)、6.3%属於印度***、2.6%属於道***、其余属於锡克***、巴哈伊***、万物有灵等。
超过一半的砂拉越居民及66%的沙巴居民是非马来土著。一小部分的非马来土著也居住在马来半岛。非马来土著包含数十种族群,但他们都由某个程度上的共同点。直到二十世纪,大多数土著还抱有传统信仰,但许多土著已转为***、***新***及天主***。
其他的马来西亚人民是欧裔、中东裔、柬埔寨裔及越南裔等等。欧裔及欧亚混血人民包括英国殖民者后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后裔。中东裔人民则大多是首先将***教传至马来西亚的***人后裔。一小部分的柬埔寨及越南以国民作为越战难民迁至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约两千万的国民居住在马来半岛。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了主要是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史称513事件。
[编辑]文化教育
主条目:马来西亚文化
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编辑]教育
实施小学免费教育。2003年、2004年教育经费开支约190.33亿林吉特和215.17亿林吉特,2005年教育经费预算为231.1亿林吉特。2003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10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95%。每18名小学生一名教师,每16名中学生一名教师。全国有马来亚大学、国民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近年来私立高等院校发展很快,有私立学院662间。2003年在校大学生29.05万人。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2006年起,百分之三十的大学预科班学生被提供两年的课程。不是所有的大学预科班申请者被允许就读大学预科班。遴选条件并没有被公开声明。百分之九十的大学预科班学额保留给'土著,剩余的百分之十保留给非土著。大学预科班的课程并不像中学六年级的课程那样严格。大学预科班课程面对一些批评因为大家一致同意大学预科班的课程比中学六年级的课程容易许多,被用来帮助土著学生轻易地进入本地公共大学。
[编辑]新闻出版
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光华日报》《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频道,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另外还有第三电视台(TV3)、八度空间(8TV)和NTV7三家私营电视台。1996年开办了Astro卫星收费电视频道。
[编辑]其他
马来西亚通讯
马来西亚交通
马来西亚军队
马来西亚对外关系
马来西亚公司列表
[编辑]参考资料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09年1月21日)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会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编辑]外部链接
(英文)马来西亚统计局
(英文)myGovernmentPortal-马来西亚***网上入口
(英文)Berna***-马来西亚国家新闻机构
(英文)Touri******laysia-马来西亚旅游局入口
(英文)Virtual***laysia-马来西亚官方观光局入口
(英文)马来西亚首相署
(英文)RadioTELevisyen***laysia-国有电视网路
(英文)马来西亚外部贸易发展参事处
(英文)中小企业发展法人参事处
一、starter指的是:开胃菜1、读音:英 ['stɑ?t?(r)] ,美 ['stɑ?rt?r] 2、例句:Dinner starts with a s***ll dish ,which is often called a starter.正餐常以一道小菜开始,这道菜常称为开胃菜。二、appetizer指的是:开胃食品、开胃菜1、读音:英 ['?p?ta?z?(r)] ,美 ['?p?ta?z?r] 2、例句:S***ll s***oury biscuits provide a *** appetizer.可口的小饼乾就是简单的开胃品。三、garniture指的是:装饰品、附属品1、读音:英 ['gɑ?n?t??] ,美 ['gɑ?n?t??]2、例句:A similar garniture can be found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in London.类似的附属品可以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伦敦举行。四、salads指的是:沙拉1、读音:英 ['s?l?dz] ,美 ['s?l?dz]2、例句:I like to add olive oil to my salads.我喜欢在沙拉里加入橄榄油。五、side dish指的是:正菜外的附加菜,(与主菜同时上的)配菜1、读音:英 [?sa?d d??] ,美 [?sa?d d??] 2、例句:I like a side dish of hash browns.我要一份土豆配菜。品尝西餐的顺序:开胃菜Appetizer--开胃汤Soup--鱼类副菜或是中盘Fish--沙***lad--主菜***in course--甜品Dessert六、西餐里面的starter、appetizer、garniture 、salads 、side dish的关系:用餐的顺序。西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因此其上菜的顺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顺序如下: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第六,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中餐:beijing durk 北京烤鸭 eggs and to***toes 西红柿炒鸡蛋
西餐:beefsteak 牛排 Pisa 比萨 salad 沙拉 ham burge r 汉堡包 juice 果汁 chicken 鸡肉 french fries 薯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23236402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